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注入希望之光在一户残疾人家庭的屋顶上,30平方米光伏发电设备已安装完工。 光伏专用计量箱被安装在残疾人家门口。 张清钳(中)带领基金会人员深入农村慰问残疾人。 特需儿童融合中心为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构建起心理无障碍互动空间。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文/记者 詹文 通讯员 施雯 图/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提供)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设立了全国首个综合性身心障碍预防中心,组织中小学生参与视力障碍体验。 2018年12月底,同安新民镇后坂村残疾人洪先生家屋顶上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完成验收并入国家电网,这标志着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精准扶贫·光伏助残”公益项目,圆满完成既定的百户目标。这个项目,每年可为洪先生带来约3000元的稳定收益,持续20年。很多获利的无劳动能力困难残疾人,将这称为“阳光收入”,把这项目称为“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注入希望之光”的项目。 从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会会议上的一个提议,到最后一户完成,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该公益项目历经34个月,扎扎实实落户我市岛外四区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大提升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我市精准助残找到一条新路子。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残疾人事业乘势而起、因时而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立于改革开放早期的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始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致力于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凝聚起社会各界的爱心,让广大残疾人更多地共享改革开放福祉。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基金会坚决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讲话精神为目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进精准助残、精准扶贫,助力我市残疾人福利事业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创新 探索扶贫助残新方法新项目 “精准扶贫·光伏助残”公益项目,源于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2016年3月召开的一次理事会。基金会顾问、市政协原副主席庄威提出把光伏发电引入助残工作的尝试。 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只要提供闲置的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发出的电不仅可以供自家使用,用不完的部分还可以并入国家电网,卖给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几乎是“无本买卖”。这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来说,是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基金会理事、监事,纷纷对这个提议表示赞成。 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市委原副书记张清钳对此高度重视,得知山东青岛在光伏扶贫方面已有多年经验,迅速组织考察组赴青岛市考察光伏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他们进村入户,与村民坐下来交谈,了解当地光伏扶贫做法、建设成本和成效,考察光伏发电设备的技术成熟度。 返厦后,基金会一次次地上门拜访厦门大学、市科学技术协会的专家,就技术方面向他们请教。他们还深入供电公司了解国家、省、市有关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向各区残联征求意见,反复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张清钳说:“残疾人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成效,一个扶贫项目,唯有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取得实效,真正造福了残疾人,这个项目才算精准,才真正有意义。”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基金会启动了“精准扶贫·光伏助残”公益项目。 尝试 每个家庭可持续获益二十年 本着审慎、务实的态度,基金会先后在岛外四区选取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试点,观察项目实际运作情况。2016年下半年,试点工作迅速展开。 家住同安区洪塘镇的叶女士,成为项目的首个受益者。 低保户叶女士为二级重残人士,常年卧床。她的丈夫是一名退伍老兵,年岁已大,没有固定收入,还要在家护理卧床的妻子。基金会了解到情况后,为这个低保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了一套3千瓦光伏发电设备。设备装好一星期,供电公司还没来得及验收,台风“莫兰蒂”袭击了厦门。一夜大风大雨过后,第二天一早,基金会工作人员赶紧联系施工单位到叶女士家查看情况。万幸的是,屋顶上的光伏发电设备组件和支架均毫无损失。 2016年10月,叶女士家的设备开始发电。一个季度后,第一笔补贴款打入她的个人账户。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5户试点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均给予良好反馈,项目经受住了检验。去年5月,全国助残日期间,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正式立项,启动“精准扶贫·光伏助残”百户残疾人家庭公益项目。 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张清钳说:“按照基金会选择的3千瓦光伏发电设备及厦门日照情况测算,每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每年可因此获得直接经济收益约3000元,并且可持续获益20年。” 推广 各方关切支持积极助力接力 项目正式实施后,基金会提出目标:通过募集社会爱心善款,为我市岛外四区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精准扶贫·光伏助残”项目。每户残疾人家庭只需提供30平方米的自家屋顶,均可免费安装3千瓦光伏发电设备,设备安装好后,产权和收益归残疾人家庭所有。 项目的实施要有资金的保障,基金会开展了募捐活动。张清钳理事长和杨希聪副理事长带领基金会工作人员四处奔走劝募,先后拜会市直机关党工委、市国土房产局、市土地开发总公司、厦门航空、建发集团、市总商会、象屿集团、翔业集团、特房集团、火炬集团、信息集团、市政集团、南普陀寺、英才企业等近20家机关、国企、民企、宗教机构,宣讲残疾人帮扶事业,推介“精准扶贫·光伏助残”项目,得到大力支持。 分管市领导对该公益项目给予高度肯定和支持,省残联理事长邵旭来厦调研时也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肯定。市残联、各区残联、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积极配合项目实施。“回顾‘精准扶贫·光伏助残’公益项目的实施,可以说是各方关切支持、积极助力接力的过程。”张清钳说。 市国资委高度认可这个公益项目,在募捐过程中大力支持。市直机关党工委领导积极呼吁、帮助劝募。市国土房产局党组全力支持,率先在全市以局党组名义发动系统党员和所属企业市土地开发总公司捐款。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基金会理事单位,捐赠50万元。厦门英才企业董事长、基金会荣誉理事长杨英在每年向基金会常规性捐款50万元的基础上,又为该项目捐款10万元。20余家单位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基金会在短时间内募得专项资金205万余元。因年龄关系,张清钳理事长虽已于2018年年初获市委组织部同意辞去了理事长一职,但他仍心系该公益项目,继续以市老领导身份关心、支持、推动这个项目扎实落地。 厦门市东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下该项目,负责勘测、资料采集、光伏设备安装、并网手续办理等工作。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东港智能董事长李延泉直言自己被这个项目所感动,他以公司名义捐赠3万元。李延泉说:“作为项目的施工方,我们也要为残疾人事业作出一点贡献。我们保证将这个项目做好做实,保质保量。将来如果光伏发电设备有问题,可以终身免费保修;如果是台风等天灾引起的严重损坏,我们也免费更换。我们要尽量把它做成一个样品工程,为残疾人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成效 精准帮助百户残疾人家庭 2018年是该公益项目大力推进、落地实施之年,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出现在残疾人家庭屋顶上,帮他们增收脱贫。 20多岁的残疾人洪先生,曾拥有健康的身体,却因为车祸导致残疾。在基金会一次次上门帮助下,洪先生从卧床到坐着轮椅出门,再到康复行走,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肢体残疾依然让他行动不顺畅,找工作受阻,加上家中还有一个天生残疾的外婆,全家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洪先生母亲瘦弱的肩膀上。 除了耕种农田,没有别的经济收入,洪先生勉强在村里开起一家小小食杂店,但几乎没什么生意。基金会再次送暖上门,为其安装光伏设备,并入国家电网,一个季度后,第一笔补贴款进入他卡中。洪先生说:“每当家里有过不去的坎时,基金会总会及时给予很多帮助,我曾一度怨恨命运不公,现在觉得必须要好好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小梦想,才对得起那么多的关爱。” 妻子精神残疾,长期卧床,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也遭抑郁折磨闭门不出,靠务农支撑这个家的陈先生,起早摸黑干完农活,又到工地打零工,也仅是勉强维持生计。基金会了解到情况后,一趟趟主动上门,带着医生为陈先生的妻子、儿子检查开药,做心理疏导。光伏设备安装入网后,又为其家中增加了一笔稳定收入。 心理的疏导重建,家庭经济的改善,让这个家也重新见到阳光,妻子不再天天卧床,每天会起来分担家务,儿子也走出房门,开始找工作。“这个光伏发电,为我们家带来了光。”陈先生不止一次这么对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说。 十来天前,同安区新民镇后坂村残疾人洪先生家的屋顶上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完成验收并入国家电网,这标志着“精准扶贫·光伏助残”公益项目圆满完成既定的百户目标。他家门口的铭牌上,记载着这个项目的捐赠方。 据市民政局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有城市残疾人2745人、农村残疾人1225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这个数字背后,是贫困残疾人家庭对有效扶贫项目的切实需求。“精准扶贫·光伏助残”项目在短时间内,使百户残疾人家庭离脱贫目标更近了一步。 助残亮点2018 特需儿童融合中心: 帮特需儿童融合成长 在经过反复调研、策划、论证、修改方案后,特需儿童融合中心于2018年启动。中心构建起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心理无障碍互动的空间和氛围,促进普通儿童对特需儿童的认识和了解,提升特需儿童的自尊自信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融合中心开展了融合天使项目、特需儿童引导式融合、特需儿童自由式融合、特需儿童家长心理成长课程、特需儿童家长专业咨询等子项目,全方位帮助特需儿童融合成长。融合中心还招募融合专项义工,定期开展“益客栈开放日”活动,为特需儿童融合提供支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度融合中心项目圆满收官,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特需儿童、普通儿童、特需儿童家长、义工都得到了全面成长。 2019年度,特需儿童融合中心将继续开展各个子项目,欢迎心理学、音乐、律动、绘画、手工、美食制作等各行专业人士为融合中心提供融合教学、服务,欢迎特需儿童参加课程,欢迎普通儿童来当融合小义工。 咨询专线:0592-5333910。 身心障碍预防中心: 从源头减少残疾发生 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残疾预防与康复专家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可使至少50%的残疾得以控制或延迟发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2017年国务院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 去年,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设立全国首个综合性身心障碍预防中心,旨在通过普及预防知识、开展宣导活动、模拟障碍体验等方式,提升公众对身心障碍预防的意识和认知,避免各种致残危险因素,从源头减少残疾的发生。 2019年,身心障碍预防中心将不断丰富肢体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心理障碍五大类身心障碍体验活动和科普宣导活动,欢迎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团体报名参加。 咨询专线:0592-5333791。 项目点击 “精准扶贫·光伏助残” “精准扶贫·光伏助残”指的是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使他们可以通过国家专项补贴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增加家庭收入。2018年,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通过募集社会爱心善款,为我市岛外四区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光伏助残”项目。 通过光伏发电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之一。光伏扶贫项目开启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一次投入,长期受益。 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14个连片地区,这些地区传统产业占比大,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生活缺少产业支撑,但这些地区中的很大一部分,光热资源较好,年均日照小时数在1200小时以上,发展光伏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2014年,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根据厦门市气象台公布的《厦门市2017年气候年报》,2017年厦门日照时数达2213小时,适合开展农村光伏扶贫项目。 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前身是1985年7月17日成立的“中国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这是全国首批成立的地方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之一,是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多年来,基金会不断朝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目标发展,弘扬人道主义,动员社会力量,聚焦预防、救助、融合三大业务模块,通过募集社会爱心资金,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为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做了许多工作。 近年来,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残工作亮点频出:2010年,在全省率先设立“助残超市”,陆续开设了翔安、同安、海沧、集美四个区级“助残超市”,实现厦门岛外全覆盖;2015年,免费为1754名致聋高危遗传者进行基因检测并指导预防,获得广泛赞誉,成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全国推广的模板。基金会先后被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授予最佳执行力奖、公益创新奖,被省残工委授予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被省民政厅授予4A级社会组织。 “精准扶贫·光伏助残” 捐赠单位 ●厦门市东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市土地开发总公司 ●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系统 全体党员 ●厦门经济特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 公司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市光彩事业促进会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 ●厦门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英才企业 |